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东发大队知青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最苦的,不是我们知青——贺谦《那年我们十六》读后记  

2013-05-31 21:10:11|  分类: 插队生活追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 近来空闲,得以静下心来,读几本关于知青下乡的好书。这一本书(《那年我们十六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),就很不错。是由目前定居在美国、任职美国某大学的贺谦女士所写,书中大部分是以采访笔录形式出现的,另有一部分是作者本人回想录。全书配有数十张照片,图文并茂,且因文字流畅,情感充沛,好读好看。厚厚的400多页,不用半天时间就可以仔细读完。

       掩卷之后,归拢读书印象,浮现在眼前的,既有一幅幅当年“内蒙古兵团战士”战天斗地的画面,又有弥足珍贵的人与人之间的温馨融洽场景。

       前者,与我在黑土地插队的经历相似,冬天严寒且严重缺乏御寒设施、夏天劳动强度极大且难捱毒虫百般叮咬、简陋住所与恶劣生活设施极大降低生存渴望、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利常年过着犹如“孤岛”的生活。这一些给知青带来的苦,真的很苦。那段日子,自比当时当地老乡的同龄人,觉得还要苦。尤其是第一个月,最难过。所谓的“初中毕业生”,绝大多数年龄不足十七岁。无论男生女生、体强身弱、家富或贫,最初都很不适应那个环境。各人各种各类痛苦难过的境遇,举不胜举。

       但是,仅仅叙述这一些,还不足以吸引读者;后者,才是贺谦女士这本书的用力之处与感人之处。作者采谈105位“兵团战友”之后,整理出180篇短文,其中绝大多数谈到了“兵团战友”之情。在一群年轻人中间,必须释放出青春的活力;在一群大城市来的人群之中,必定会弥漫城市文化的气息;在一群有理想的“小将”身体力行下,必然出现改变旧貌、展现新事物的图画。书中例举女生班为男生班赠送“礼品”(食堂配给的食物),不光是具备那个时代特征,也寓意青春期的思绪;那位“连长夫人”模仿城里人打扮了、为孩子取名字也去“土味”了;在戈壁滩上种出了高产水稻的事迹,刊登在中央大报上。

       书中用很多实例说明了一代“兵团战士”的历史价值,以致于知青大返城之后,当地居民产生了沉重失落感,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质量,降低了一大截。所以,作者的采谈录与本人的回想录,基本倾向是赞美与珍惜。她在“编著人的话”里写到:“中国36年、美国23年,回首昔日往事,唯兵团生活刻骨铭心,挥之不去。”这番话,我很欣赏。

       作者还在书中诚恳地谈到,其实最苦的,不是我们知青。当时“兵团战士”看到当地农村的居民,在“公社”体制下生活极其困难,远不如“兵团战士”的“衣食无忧”的待遇。另有一位来自浙江余姚的知青说:自己返回余姚之后,对比之下,兵团生活还不是最苦的。我也感受到当时当地的同龄人,其实比我们知青还要苦。他们的生存空间毕竟窄小、且无法乐观发展前景。再比较我们自己的长辈,无论职业身份,他们的青春岁月都要比我们知青这一代人要苦得多。作者这样提示我们,充分体现出作者给予自身之外的弱者群体一种人文关怀。

       所以,在读此书过程中,产生过一次次触动我脑海深处记忆的联想,让我想起在读《松树沟的青春记忆》一书时,也曾有过相似的感动。大凡来自于一个时代特定人群真实生活的文字记录,一定具备历史生存价值。我愿有心回顾或研究那个时代的人们,都来关注这一类图书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5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